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客体指与保护措施全解析
计算机软件作为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着众多的业务应用。为了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制定了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保护法,并规定了其客体指、权利范围及保护措施等方面的问题。本文将从这些方面进行深入探讨,为读者解读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保护的相关法律规定。
一、客体指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保护法规定:“计算机软件的著作权,是指对计算机软件作品依法享有的署名权和保护权”。从客体指的角度来看,计算机软件作品即为授权著作权人享有著作权的客体。而《关于规范计算机软件保护的若干规定》则进一步说明:计算机软件包括源代码、目标代码、文本文件、图像文件、音频文件、视频文件以及其他通过计算机操作产生的作品。
二、权利范围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作为一种知识产权,享有著作权人特有的权利范围。这包括了复制权、发行权、出租权、展览权、表演权和修改权等,著作权人有权决定是否行使这些权利,而其他人则需事先经过其授权。
其中,复制权和发行权是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的核心权利之一。复制权指著作权人有权制作若干份拷贝,而发行权则是指将拷贝的软件“发行”、销售或推广。此外,还有专有权(指授权著作权人独占利用权)、同意权、保护权等权利也是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保护措施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保护措施是保护著作权人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目前,国内外比较广泛的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保护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数字版权管理(DRM)技术
数字版权管理技术是一种通过硬件芯片、加密算法、授权管理服务器和数字签名等手段避免非法复制的技术手段。在数字版权管理技术的配合下,一些常见的技术手段如:加密、数字签名、数字水印等可以被平稳地应用。
2. 分布式技术
分布式技术是通过将软件拆分成若干个部分,再分别存储到不同的服务器或者集群中,从而防止程序被非法复制。此种技术不仅可以有效避免非法复制,而且还有优秀的应用效果。
3. 可执行代码加密技术
可执行代码加密技术可以通过多个途径实现。其中一种常见的手段是使用硬件加密技术,将可执行文件加密成只有授权的设备才能解密执行的形式。而另一种手段则是通过源代码加密,将代码转化为二进制文件后再进行加密,从而使其无法被其他人非法阅读。
综上所述,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保护对于现代信息产业的良性发展至关重要。探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相关的客体指、权利范围及保护措施等方面的问题,不仅可以加深对其知识产权方面的认识,也有助于推动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的合理保护。
上一篇:《堡垒之夜》成功拿下软件著作权,不止是一款游戏下一篇:FPGA软件申请著作权
软件著作权说明书代写
一、《申请表》《说明书》《源代码》3个文档
二、300元/案子,3天内交付
三、电话/微信:131-3426-9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