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意冒名侵权,新媒体乱象丛生

恶意冒名侵权,新媒体乱象丛生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们对新媒体的依赖和使用越来越广泛,不过,好景不长。近年来,随着新媒体行业的不断发展,相应的版权问题也逐渐凸显,侵权案例频发,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版权恶意侵犯。

什么是版权侵犯?

版权侵犯是指未经版权人允许,他人擅自进行复制、传播、发表等行为,造成不良后果的行为,是知识产权领域中最严重的违法行为之一。

新兴的新媒体平台,由于流量和知名度的需求,常常会使用分明和知名的大V、网民头像及昵称来吸引眼球,但存在恶意盗用的情况。

版权案例盘点

1.知名淘宝主播夫妻起诉狗薇公司侵犯名誉权

2017年,淘宝主播“倪熙熙”夫妻对狗薇公司提起名誉侵权诉讼,称在该公司运营的直播平台“直播狗”上,有人冒充其演出,而且自己直播间内的房间号也被直接复制,与其直播间等同,从而导致消费者在该直播平台上购买了假货。

2.小米公开举报 发现“假mi.com”诈骗网站

2015年,小米公司官方公布“假mi.com” 上线,该网站声称由小米公司运营,实则是其他机构借小米公司名义制作的一个仿冒网站,致使消费者误以为是小米公司官网,在该网站下单后,用户没有收到产品,也无法联系到“小米客服”。

3.OPPO、vivo公开起诉易直播侵权

2016年,OPPO和vivo公司分别在2016年10月27日和11月8日通过官方微博对广州易直播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等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公司名义等多项恶意侵权行为表示强烈谴责,并同时通过网站向其发出正式声明。

目前,这些被侵犯版权的公司均已向法院提起刑事赔偿诉讼。

怎么防止侵权?

从企业的角度,加强自身的版权保护和管理,规范企业的生产、营销和管理行为。合理维护和利用自身的知识产权,加强自身的版权、商标等知识产权保护。

从用户的角度,注意保护自身的权益,对于网上行为要敏感、警惕,对于涉及到投资、消费等关键行为,要认真核对网站的真伪,慎重进行操作。

总之,新媒体时代的版权问题是必须表达出来的话题,对于它的维护和管理,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在新媒体乱象丛生的背景下,残忍地维护版权问题的严格性,才能实现知识产权的维护,达到全民利益的最大化。

上一篇:专利含不含软件著作权(软件著作权与专利的区别及其保护意义)下一篇:掌握软件著作权整理技巧,打造高效新媒体运营

软件著作权说明书代写

一、《申请表》《说明书》《源代码》3个文档

二、300元/案子,3天内交付

三、电话/微信:131-3426-9169